本帖最后由 山姆毒评 于 2021-2-8 00:21 编辑 你是不是还记得当年旗舰手机1999起售的年代?
4816585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起售价1999的真旗舰,motorola edge s的体验到底如何? 一、外观 外观整体给人感觉就是中规中矩,但是也有小惊喜。 我们先看一下背面设计。
4816586 采用了纳米工艺,做出了渐变色的效果。提供翡色琉光及雪霁初晴两种配色,我手里的是雪霁初晴版本。
4816587 在不同的光线角度下,光影流转,确实很好看。 背壳采用的是塑料材质,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,不容易留指纹,但是抗刮性能确实很一般,建议带套使用,确保安全。
4816588 背部正中有moto的蝙蝠标志,没有集成指纹识别模块。 背部左上角为后置四摄相机模组,分别为6400万主镜头+200万人像景深镜头+1600万超广角微距镜头+TOF立体深感镜头。 镜头底部有补光灯,还有一个支持“音频变焦”的麦克风。
4816595 镜头模组与众不同之处呢,就是它有两套闪光灯系统: 镜头模组下方的长条形双闪光灯+微距镜头补光环。
4816584 机身顶部:比较干净,只有一个配合moto丽音技术的降噪麦克风。
4816589 顶部扬声器,不支持组成立体声双扬声器。
4816594 机身左侧有一个“一触即达”按键,然后是一个支持SD卡扩展(二选一)的双SIM卡卡槽。
4816592 机身右侧是音量按键,手感偏硬,不是很舒服。 电源键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,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了,识别效率与人体工学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,这里不做过多赘述。
4816591 机身底部分别有3.5mm耳机接口,全功能Type-C接口,麦克风,扬声器。 从开口出可以很清晰的看到,边框也是塑料材质。不过边框质感还是不错的。 这里我要吐槽一下音质,虽然说是万元以下都听个响,但是motorola edge s这个扬声器的音质实在是…… 算了算了,1999,1999……
4816593 机身正面,采用了一块6.7英寸LCD材质21:9超宽影院屏,采用双挖孔设计,支持90Hz高刷新率,支持DCI-P3广色域和HDR10。 前置镜头方面:左侧为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,右侧为1600万像素主镜头。
4816590 边框/下巴…… 算了算了,1999,1999……
4816596 二、性能 motorola edge s这次全球首发骁龙870处理器,性能上绝对是旗舰水准。 关于这颗处理器的参数,我也不做过多的赘述, 骁龙870+Turbo LPDDR5+Turbo UFS 3.1的组合,性能绝对够用。
4816597 不服跑个分: 安兔兔跑分66W+,超过84%的用户 鲁大师跑分84W+,所有机型排名第六 3D Mark跑分4942分,优于所有其他设备结果的87%
4817605 实际游戏测试: 在《和平精英》中,在将画质设置为“超高清”,帧数设置为“超高”的情况下,该机全程帧率可以轻松达到40帧,而且表现非常的稳定。 cpu的占用率也不是很高。
4817612
4817615 在将画质设置为“HDR高清”,帧数设置为“极限”的情况下,该机全程帧率可以轻松达到60帧,流畅度更佳。
4817610
4817616 充电测试: motorola edge s搭载5000mAh电池,支持标准PD充电,功率为20W。 我做了一下测试,使用联想口红电源进行充电,电量全部充满需要110分钟。 充电折线图如下:
4817614 耗电测试: 屏幕亮度最高,音量50%,电量65%,不插卡,连接WiFi,《和平精英》中,在将画质设置为“超高清”,帧数设置为“超高”的情况下: 30分钟耗电10%。 平时待机啥的确实不怎么耗电,日常使用一天完全没问题。
4817613 三、拍照 6400万主镜头+200万人像景深镜头+1600万超广角微距镜头+TOF立体深感镜头 f/1.7大光圈,ToF+PDAF多重对焦,六轴EIS防抖等技术让人对其成像效果有所期待。
4816598 专色模式、专业模式、无痕人像、夜景模式、慢动作、双景录像等功能的加入,也让这部手机有了更多可玩性。
4817619 话不多说,看样张(由于社区限制,图片经过了尺寸压缩处理,想要原片的同学可以私信我要百度云链接): 1倍视角,调用6400万主镜头 白天,光线好的情况下:
4817637
4817639 逆光情况:
4817640
4817641 夜景样张(开启夜景模式):
4817634
4817635 开启专业模式,手动设置参数:
4817636
4817638 0.5倍视角,调用1600万超广角微距镜头 白天,光线好的情况下:
4817645 逆光情况:
4817643 微距模式:
4817644
4817646 夜景模式:
4817642 视频能力测试:建议切换到4K模式观看 四、系统 兜兜转转,这次系统是基于Android 11的My UI,除了维持了原生Android系统的极致流畅之外,还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定制。 当然,ZUI的一些优秀功能就没有体现了,比如我很喜欢的位置穿越、应用双开、Lenovo one,4D U-touch等等,统统没有。 说一说我比较喜欢的一些功能吧: 定制化负一屏,很多快捷操作的选项,使用起来很方便。 原生安卓的抽屉式设计,这个感觉很安卓 下拉状态栏也不错。
4817604 moto操作多了很多优化的功能。 相信moto老用户对切一切,摇一摇,晃一晃这些功能都很熟悉了,在motorola edge s上依然保留了下来 新增一指分屏功能,很方便 新增轻触电源键2下呼出快捷操作的功能
4817606 新增AI感应式显示功能 新增游戏模式 经典的moto天气插件回归
4817608
4817609 Ready For功能 最后关于系统,想单独说一下Ready For功能。这个功能不同于之前的Lenovo one功能,也不同于华为的一碰传多屏协同。 说白了,类似锤子手机的电脑模式、华为手机的电脑桌面模式,针对的是使用无线投屏或者视频线连接电视或者屏幕进行操作。 在这个模式下,手机可以作为触控板使用,也可以连接鼠标键盘等进行操作。 对于1999这个价位的手机来说,配一个支持视频输出的全功能Type-C确实很少见。 但是,这个所谓的Ready For,真的不是其他厂家的多屏协同,实用性,便利性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。
4817607 五、总结 先说一下优点: 1、性能铁三角优秀,这个确实是最大的优势。 2、屏幕支持90Hz高刷新率自适应切换,支持DCI-P3广色域和HDR10,显示效果很优秀。 3、拍摄能力不错,成像效果可圈可点。 4、细长设计,磨砂质感,手感确实不错。 5、系统流畅,一键触达、moto操作等小惊喜不断。 6、支持3.5mm耳机,支持SD卡扩展,支持日常防泼溅。 再说一下缺点: 1、外放音质实在太烂太烂! 2、充电功率仅为20W,在目前的国产手机里面,算是比较低了。 至于到底值不值得买?相信各位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了吧? 官网直达:https://item.lenovo.com.cn/product/1012004.html 京东官方旗舰店直达:https://u.jd.com/Ih2wsyN
4816583 |